
鋼筋+水泥≠文化
文章來源:深圳晚報
田面七老
走進深圳市民引以為自豪的中心公園,,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許多枝繁葉茂的古榕樹和老荔枝樹不見了,,代替它們的是一堵堵用鋼筋和水泥修建的黑墻,、紅墻,、黃墻,、綠墻……僅僅從深南中路以北,,至筆架山公園以南的這半個中心公園的面積中,,這樣的“墻”就多達三十幾處,,幾乎每走幾十米,,就遇到一堵,。這些龐然大物十分扎眼,與周圍公園環(huán)境極不和諧,。問了許多人,,都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干什么用的,,后來有人告訴我們:這叫“文化墻”。
鋼筋加上水泥,,再冠以“文化”的頭銜,,就成了“文化墻”,上面只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圖畫和照片,,再貼上些許商業(yè)廣告和名片,,甚至還有一些兜售假發(fā)票的手機號碼,這就是文化墻的“文化”,?我們真的驚詫莫名,!不知道這是出自哪位領導或者名家的創(chuàng)意?也不知道這些“文化”締造者們是否知道什么叫文化,?他們自己身上究竟有多少文化,?
我們深圳的鋼筋水泥建筑已經夠多了,成群成片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就是鋼筋水泥的森林。中心公園如同是這鋼筋水泥森林中的一扇天窗,、一個出氣口,。有人把它比作深圳的“肺”,實在十分貼切,!如今這“肺”上,,無端地長出許多斑點。修建“文化墻”的人,,一定以為:這些斑點就是“美”,,所以給它冠以“文化”之美名。但學醫(yī)的人都知道,,肺上有了斑點,,那就是病灶。以病灶為美的人,,八成他自己就有?。?br />
古樹,,不僅是一座城市的點綴和景觀,,也是文化土層深厚的象征,同時還是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標志,。它對這座城市歷代主政者的政績,,也是忠實的記錄。所以,,中國古代就有西安黃帝陵的千年古柏,、曲阜的孔林,、杭州的蘇堤楊和白堤柳,以及眾多歷史文化名城的漢柏,、唐松,、晉槐、宋杏……樹因人傳,,人因樹傳,,無不顯示那個地方的文化沉積。毀棄它們,,便是毀棄文化,。以鋼筋水泥來代替文化,不僅是對文化的無知,,而且也是對文化的破壞,。
稍有一點常識的都知道,鋼筋加水泥,,既不能代表文化,,也不等同于現(xiàn)代化。呼吁公園的管理者,,以及它的上級主管部門,,要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認真研究一下深圳市的城市文明建設,。為了深圳這座年青城市的肌體健康,,也為全體市民的人居環(huán)境不受損害,要好好保護深圳的這個“肺”,,認真給它清潔一下,,不要讓那些亂七八糟的所謂“文化”使她生了病。這是我們這些把風燭殘年的三分之一放在中心公園里的老人家共同的心愿,。